你瞧,原来猕猴桃是长在树上的哦!

编辑:中国猕猴桃阅读:2122014-10-04

   避开热门景区、汹涌人潮,回归田园,找寻初秋的味道。昨天,记者带着一众读者走进“商报农场”黄埭新巷村猕猴桃园。新农村的美丽富饶,亲手采摘猕猴桃、葡萄的畅快,让他们个个兴味盎然。

  采桃猫着腰累得够呛 但乐在其中

  昨天早上10点多,我们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黄埭新巷村。一下车,大家迫不及待地往果园里头跑,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藤蔓上,一颗颗如鸡蛋大小的果实缀满枝头。“你瞧,原来猕猴桃是长在树上的哦!”读者李晓娅边说边拿出手机,咔嚓咔嚓起来。

  眼下,正值新巷村猕猴桃丰收,果园里,果农忙碌着。没有人轧人,唯有美景相伴,读者们悠哉游哉。“这地方真清静,真是来对了。”陈晓莺说,“商报农场”新巷村猕猴桃园真是个景美人少的好去处。

  桃园特意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预留了一片“高大上”的绿心品种猕猴桃供我们采摘。技术员介绍说,由于猕猴桃喜欢沙土,江南一带极少种植,新巷村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合作,改良土壤和猕猴桃品种,经过四年种植,成功培育了四个品种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填补了江苏省规模种植猕猴桃的空白。基地的猕猴桃坚持原生态种植,绝不用膨大剂、激素等催熟,果子甜度一点不逊色进口品种。

  简单了解猕猴桃种植背景和采摘要点,我们开始行动了。男同胞刚进果园就遇到了麻烦,猕猴桃藤架高度不过1.6米,他们一直起身子,脑门儿就顶住了藤架。所以高个子都得猫着腰走,采摘时候“卑躬屈膝”。这姿势,累得够呛。

  既然是自己来采,自然得挑个大的。“这就跟寻宝似的,好玩儿。”刚采了两三只,读者许冰冰就抱怨起来:“看来果农不好当,一天下来,颈椎吃不消啊。”

  学着果农的样子,读者们不用剪刀,随手一摘,迫不及待地剥了皮尝一尝。嫩黄的果肉,一口咬掉半个,嘴角、手上都被汁水淋得黏糊糊的,瞧着果心是绿色的。“妈妈,我平时吃的猕猴桃都是毛绒绒的,这里的怎么跟鸡蛋一样光洁呢?”小读者徐宸希有点纳闷,原来她每天都要吃两个猕猴桃,现场尝鲜,一个劲儿地喊甜。一旁的父亲则端着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捕捉母女俩的一颦一笑。

  当然基地也端出劲爆价,每只4元就卖给了读者。每个人走出桃园时,都大包小包,还不忘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捎带。

  踩着时令的尾巴 我们再奔葡萄园

  我们去时,正赶上了最后一波葡萄收获,这种名叫“魏可”的晚熟品种,上市期可从夏跨越至初秋。藤架上,不及盛夏那般硕果累累,有的葡萄已经晒成了葡萄干,不时有蝴蝶、蜜蜂驻足。可小朋友们一点也不在意,拿着大剪刀,在葡萄藤下,欢快地奔跑,“妈妈,你看上那串啦,我来帮你剪!”9岁的陈艺佳活泼好动,惹人喜爱。

  热情的果农召唤我们采采、尝尝,经过猕猴桃练手,采葡萄可是小菜一碟,大家也丢弃了城里人的讲究,采下葡萄,衣服上擦擦,就往嘴里送,一颗接着一颗,停都停不下来。

  果园门口,还摆出了新巷梨、冬枣等时令果实。“别看枣子个小,但吃起来又脆又甜,一点都不涩。”读者们一个个都嚷着要多买一些分给亲戚朋友。

  听技术员说,今年是新巷村引种的山东冬枣第二年挂果,收成不错,眼下十几名工人加紧采摘,不然枣子转眼红了,也就废了。

  “红了不就成红枣了吗?”读者陆明莉也说出了大多数读者的疑问。其实不然,技术员说,冬枣和新疆红枣不是一个品种。绿色的冬枣才是新鲜清甜的,等它转成大红色,果实空了就不能食用了,只能任由其脱落肥沃土壤。

  田埂上,满地的落叶,让人嗅到了初秋的味道。这时,似乎吃什么,已经不重要,眼前丰收的景象,慵懒的阳光,让人深深沉醉。“说实话,平时没什么机会到乡下,以后‘商报农场’有活动,我们还要报名。”陈红芬说。

  美丽新农村房前屋后果香扑鼻

  走在新巷,空气中弥漫着果香,一栋栋江南民居掩映在绿荫中,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美得让人沉醉。“这才叫独栋别墅嘛,房前是果园,屋后是小河,真是清幽又生态。”读者们感慨地说,做新巷村民真是幸福。

  说着说着,几位读者还跑到了一户村民家里瞧瞧,“他们吃的菜就是新鲜,碧绿的,带着菜油香,看得我都饿了。”这家主人告诉我们,这几年家门口的变化翻天覆地,植了果园、绿地,建了公厕、村民健身广场、休闲娱乐设施、配套服务中心用房,家家户户门口摆上了分类垃圾箱,他们所在的自然村现在是省三星级村庄,在全市不多的。“以前大家瞧不上这犄角旮旯,现在每到周末,城里人都往这儿涌,开着宝马奔驰到我们这里买水果的可多呢。”

  作为一个纯农业村,新巷村农业旅游搞得有声有色。村里利用天然湖泊黄公荡,建起了一座休闲农庄。中午时分,湖边坐着不少游客悠然垂钓。新巷村也是明代文学泰斗冯梦龙的故里,村里休闲广场上,还有冯梦龙、春申君黄歇等名人事迹展板,听说,目前新巷村正积极筹备将廉政教育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建冯梦龙故居、纪念馆等一系列努力,打响冯梦龙这块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