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棵猕猴桃树180天成长

编辑:中国猕猴桃阅读:732015-06-24

   “干干的叶子卷起来,嫩嫩的叶子发出来。有的果子很聪明躲在了叶子下面,有的果子就被晒得黑黑的。不管黑不黑嫩不嫩,好吃就对了。”

  6月16日23时16分,这个名为“一棵猕猴桃树的180天”的微博账号更新了一则图文。在图片里,一颗颗饱满如小拳头的猕猴桃已经挂枝,在一片青色中初绽成熟的色泽。

  而大约3个月前,那时的猕猴桃树枝才刚吐出几片嫩叶。3月10日,这个微博发出第一条消息,记录下了这个时刻。

  “我是一棵红心猕猴桃树(我是母的),就在这儿晒,晒够180天!”微博如是介绍。从那时开始,猕猴桃树每天的变化都几乎记录于此。

  每天为猕猴桃做记录的人名叫刘子沐,这个年轻人是这些红心猕猴桃树的种植者。而“一棵猕猴桃树的180天”,不仅见证了猕猴桃树的生长,也记录了一位新农人和他的创业故事。

  投行辞职:入川种植猕猴桃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从中金辞职,到成都周边的山里住下,和朋友一起包了块地,种当地特产—猕猴桃。”

  时间倒回两年多前,那时的刘子沐还在从事与投资相关的工作。刘子沐是北京人,四川大学ACCA专业(英国注册会计师)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这里提供了特别棒的平台,周围都是些牛人,”刘子沐坦言,“能学到很多东西。”

  然而,天天与资本打交道的工作也让刘子沐压力不小,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患上了轻度焦虑症。

  “每天都很焦躁,身体也出现了过敏和不适,去健身房也不管用,睡眠也不好。”刘子沐回想当时自己的状态,就是“哪儿都病了”。

  刘子沐在微信中记录了当时的感受:“身为都市人,连呼吸吃饭都是一种难以保障的奢侈品。每天呼吸雾霾,吃着工业制品,挤在地铁里上下班,连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都被剥夺得体无完肤。”

  2013年6月,刘子沐作出决定:辞职,离开北京去成都。

  不过,他的离职并非一时冲动,再次来到成都,刘子沐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从中金辞职,到成都周边的山里住下,和朋友一起包了块地,种当地特产—猕猴桃。”刘子沐在自己的产品简介里道出了自己的故事。

  其实,刘子沐对农业项目早有兴趣,而站在专业的角度,他对投资农业的前景也十分看好。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和朋友们四处考察农业项目,几经选择,他们最终锁定了四川的红心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是一种野生猕猴桃资源经过几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维生素含量极高而酸度极低,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香甜的水果。“近些年,四川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了,市场接受度也很高;但是在北京市场,大家对红心猕猴桃的认知度还比较低。”刘子沐通过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看准了项目,还在上班的刘子沐就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凑足了钱,在成都彭州市盘下了70亩的果园。

  离职的刘子沐把这果园当作了去处。用刘子沐的话说,他是“怀着对农业的憧憬”,来到了这个名叫蟠龙村的地方。从那时起,村里多了一位种猕猴桃的北京小伙。

  初尝成功:卖空10吨猕猴桃

  “8月24日,果子下来,我跳上火车一路狂奔回北京。”

  2014年8月24日,这是刘子沐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天。

  这一天,是猕猴桃采摘的日子。“采摘了一天,”他回忆,“大概晚上7点多钟,装满了猕猴桃的车从山里出发了。”

  这是专门找来的冷链车,一颗颗猕猴桃刚从树上采摘,立即就被送进低温的冷链车。刘子沐也在这辆车上,这是他第一次坐大货车走长途,他说,自己要亲自送这些猕猴桃。

  以往,当地农户的这些猕猴桃的销路是水果商,果子论斤卖,因此,不少果农就在果子生长过程中多次用药,为的是增加猕猴桃的重量。

  刘子沐决定换种思路。随着和乡亲们的熟悉,他找到一家人,入股他们的果园,并且包下销路。但要满足一个前提—按他的要求种植。

  果子还挂在树上,刘子沐就先注册了品牌—初味。“我们的slogan叫"还原事物的本质",就是想让大家吃新鲜的天然味道。”

  不过,这20亩地里的猕猴桃还真不少,怎么把它们卖出去呢?刘子沐首先想到的是微信。他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东泽嘉业初味有机”,写下了“初味有机”的由来,为猕猴桃们作了介绍,而微信用户也可以从这里购买猕猴桃。

  装满猕猴桃的车从四川出发,三天三夜之后,终于抵达目的地。刚到北京,微信上的第一单生意也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刘子沐开始了持续的忙碌,“每天不停地往返于仓库和家,开车满北京飞奔。”

  他总结,第一批客人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注册了公众号之后,他首先转发了朋友圈,亲朋好友也积极转发,在朋友圈中“刷屏”,为初味有机捧场。第二波销售高峰来自合作,当时,初味有机通过一个热门App发放优惠券,送出了400盒猕猴桃,吸引了一大拨新的顾客。渐渐地,刘子沐发现,公众号也开始吸引新用户,他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有不少人点赞。

  仅仅凭借互联网,不到三个月,接近2万盒的初味有机的猕猴桃销售一空。

  “11月11日,最后一颗果子售完。”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刘子沐在微信公众号上写道,“初味有机就这么起来了,这是我怎么都想象不到的。或者说,是只能想象的。”

  猕猴桃日记:用微博记录生长

  “我是一棵红心猕猴桃树(我是母的),就在这儿晒,晒够180天!”

  2015年3月10日,刘子沐开通了一个微博账号,取名“一棵猕猴桃树的180天”。

  从春天猕猴桃树发芽开始计算,到八、九月猕猴桃成熟,历时大约半年,刘子沐说,这是微博名字的由来。

  这来自一个朋友的提议,刘子沐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于是买回了相机,从树枝发芽起,他几乎每天都会在微博上发布图片和文字,与大家分享猕猴桃的变化。

  “六点半,起床摘雄花。雾重朝阳更美。摘好后将花药(花蕊)刷出,在热环境下(土招电热毯加被子,先进点有爆粉箱)烘约八小时,爆花粉。筛掉花药壳壳,剩下白色花粉与淀粉混合,装到昨天的装置中手动喷到雌花上,授粉完成。”

  这是一百多条微博之一。无论是猕猴桃树发芽,叶片逐渐长大,还是开花坐果,他都像这般一一记录;无论晴天还是雨天,白天抑或是夜晚,他都认真地拍下果园里的一切。

  如果说第一年跟着果农学习如何种植猕猴桃,刘子沐还感到“力不从心”和“无从下手”的话,那么,今年,他一个人就能打理果园了。

  只要在家,他都会骑着摩托车从住的蟠龙村到青龙沟的山上,到果园里看看。往返于村子和果园的简单生活,让他感到舒适而自在,“在这个地方呆两天,什么不开心的事都没了。”刘子沐说,仔细想一想,“以前的困难都不叫什么事了”。

  “玉米又长起来了。年复一年,油菜,玉米,油菜,玉米。出门压马路就看见卖菜老张,卖肉老邱,修车老杨。见面永远"做啥子去?""吃饭没有!""朝哪里走?"脸上永远带着笑。安静得让人觉得不真实。脑子里什么弦不弦的,都不存在了。”在微博中,他毫不吝啬地表达对这里的人与生活的热爱。

  “在这里,好像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刘子沐说。而对于初味有机,他还有满脑子未完待续的设想和期许。

  “最近白天光照太充足了,晚上又有水分补充,小果子们噌噌地长。”6月8日,“一颗猕猴桃树的180天”置顶了一条消息,“猕猴桃现在可以预定啦!”

  果实日渐成熟,他的新一轮忙碌也要开始了。“在这个方向上,我至少会干十年吧。”http://www.029m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