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商重构农业产业格局

编辑:中国猕猴桃阅读:302015-08-07

   提到安徽电子商务,名气最大的当属“三只松鼠”,已经成为全国坚果销售领先的农业产业电商平台。但在这个中部农业大省,其实还蛰伏了一大批现在还没那么大名气,但做得风生水起,在地域经济中渐渐成了“角儿”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随着农村电商建设的推进,农户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企业找到了新增长点,政府不再为农产品滞销头痛。“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沟通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共享纽带,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面貌。

  赢:开店开馆开平台 电商成产需纽带

  “线下销售还是以本地为主,线上已经远销台湾了,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在安徽宣城市绩溪县梧川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业的大会山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建荣一边忙碌,一边说。

  公司主要销售菜籽油、茶油、黑毛猪肉——这些过去也就是当地的“土特产”。经由销售团队的指尖,展示在了淘宝店,还联通了近30家电商中介。团队全部成员:5个小年轻。

  菜农弃菜、果农毁果、奶农倒奶……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或滞销或贱卖。在类似报道频繁见诸媒体的情况下,洪建荣却说:“产销无缝对接,公司再也没陷入卖菜难的困境。”

  过去,农业生产靠天气。随着新农业技术的应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但农产品销售靠运气,让农户或涉农企业增产同时未必增收。“互联网+”该怎么在农业产业领域做加法?能不能先从最让农户、企业和政府头疼的销售环节加起?

  记者在安徽金寨县见到陆本坤时,他正在和员工商讨跨境电商业务。今年53岁的陆本坤从2003年起投身茶叶开发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他的企业现在有5000多亩生产基地,年销售额数千万元。

  去年初,陆本坤自己设计了电商品牌,销售从线下延伸至线上。“线下店辐射范围窄、利润率在下降,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了。目前,我们已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线6个品牌,产品销售到20多省份。今年以来仅线上就销售了530万元,同比增长七成多呢!”

  “现在业务很火,每天打电话咨询、想来投资的一拨又一拨。”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寨县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罗时忠说。2013年,全县涉农电商销售额2300万元;2014年已近2亿元。这个远近闻名的“将军县”电商企业和网店从前几年的零星状态已经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

  农业部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李绍稳用“开店、开馆、开平台”概括了安徽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总趋势。

  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说:“近年来,安徽省越来越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触‘网’。”除了众多洪建荣、陆本坤们,安徽省从政府层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动手也比较早。2013年4月,由安徽省政府主办、安徽商之都公司承办的淘宝特色中国安徽馆就已经上线。“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入驻商家1200多家,上线产品约5万种。近年交易量持续增长,去年成交额达4亿元。”安徽馆馆长刘家杰说。

  安徽省政府还和中国邮政集团合作开通了邮乐农品网,成为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大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方中邮(安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方彪介绍,自去年5月上线以来,平台已累计销售16.81亿元,订单97.55万单,累计入驻农企1092家,网站日均浏览量达14万人次。除了安徽省内农企893家,触角已经延伸到吉林、浙江、上海等地企业。

  变:改造农业产业链 倒逼格局改变

  随着“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推进,安徽农业产业格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看得见的事情是:互联网这个无远弗届、无所不在的虚拟空间,不仅已经勾连起农产品生产和之后的销售,改变了传统交易方式;而且正在影响销售前的生产布局,进而影响到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集约化经营、农民增收、农产品质量追溯等等更多的环节和要素。

  2014年3月,在安徽绩溪县,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等推出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项目,将民间的散钱聚合起来投资农业。同时,通过网上预约,对农户手中“散地”土地租用权进行认购。投资者可以获得农场一年四季的无公害蔬菜供应等待遇。农民手中的“散地”正通过电商平台集聚,直接对接市场需求,产生规模效应。

  绩溪县农委主任周道清说,土地短租形式加快了土地有效流转,绩溪已经累计流转土地430余亩,农民每亩可以拿到高于种粮收入的租金约800元。同时,订单农业形式促进了特色农产品流通、销售。

  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农民作为生产者,从农户在向“农工”转变,可以获得土地上务工工资性收入。同时,还是“投资人”,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还是自家的承包地,收入可是两份了。”周道清说。

  看不见的地方也在悄悄转变。比如:与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联的农产品标准问题。

  安徽金寨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童维新谈起“土鸡”变“金鸡”的过程。过去当地黑鸡养殖都是小规模散养为主,包装不统一,谈不上名气,价儿自然也卖不上去。现在通过电商平台把黑鸡卖出去,把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精细化的市场,倒逼生产加工环节开始注重标准化、品牌化。“现在,我们的黑鸡已外销到广东、福建、北京等地,价儿当然也不一样了。”他说。

  互联网对农业的改变不仅使生产更加标准化,生产效率也大幅提升。“养殖企业对互联网依赖越来越大。”安徽省农委渔业局局长刘国友说,一些企业把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距离和远程监控问题,提高养殖管理精细化水平,适时对水质进行调控,实现内部微孔增氧,如目前推行的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运用物联网可对粪便及时处理,对水中溶氧及时供应,水流速度适时调节,产量也大幅提升,此类技术下每亩池塘养殖鱼类的产量是普通养鱼技术的30倍左右,而且还节约了劳动力。

  生鲜类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问题始终是个难题,物联网技术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安徽一些地区正在以生产标准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开放的查询终端为载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期实现食品生产、仓储、运输、消费各环节全过程监控与监管。

  在省农委工作15年的胡桂芳说,利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正倒逼安徽农业产业格局产生巨变,电商的精细化特征则倒逼农业提升了生产标准化程度。

  李绍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随着这些不同电商模式的持续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

  盼:政策精准扶持 质量多方把关

  农产品电商发展风起云涌,资金、人才、标准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缺资金和铺摊子同时存在。

  缺钱是农村电商创业者们的心头病。“受资金制约,步伐很慢。”童维新说,公司在做好渠道、线上平台的同时,根据销售数据和深入考察,决定在一些重点城市建实体店,既能让消费者近距离体验到产品,还能集聚越来越多的客户,线上展示、线下体验,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做大市场。

  童维新算了一笔账:公司现有员工50余人,每年员工工资需约200万元,新建一个实体店要200万元左右,物流费用超过100万元。虽然两家银行提供了信贷100万元,但现在公司收入还是仅能维持运行,资金链脆弱。

  “前期没有政府扶持,一般企业是持续不下去的。”安徽合肥肥西县童海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童言海说。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扶持规划,制定评价体系,选取发展迅速、后期潜力大的电商主体,从财政项目资金、金融信贷贴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有些钱却没花在刀刃上。一些地方看着发展电商好,“蜂拥而上”“大干快上”。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中不少属于“半路出家”,缺少电子商务管理经验,加上总体规划不足,动辄几十万元的平台建设,往往效果甚微,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懂农业又懂电商的人才有待培养。

  人才稀缺、流动性大的问题也值得重视。方彪说,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但一些地方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以致这方面人才严重缺乏。

  ——覆盖生产、销售、认证各个环节的标准亟待制定。

  与电商平台上各类消费品相比,农产品依然显得商品单一、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农户生产多依靠经验,缺少科学评估,风险高。去年我们做油桃预售,按照合作社承诺的产品质量做预售广告,但结果产品完全达不到承诺标准。”童言海说,多类农产品缺少标准,销售一锅端,无法做到精细化分类销售,导致利润很低。

  童维新和不少从事涉农电商业务的基层企业家期盼,相关部门能通过扶持第三方农产品认证机构,带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倒逼小农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迈进,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同时做好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种植管理、保鲜、运输等各环节监管服务工作,确保高质量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流通领域。

  ——政府部门定位要明晰。

  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农委副主任戴华芹看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须破解政府部门“各自为政”难题,理清思路,措施对路。明晰农业、商务、扶贫等涉农部门的职责定位,出台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同时,强化政府作为,加大物流、加工包装等产业配套,并尽快建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电商主体提供政策咨询等市场化服务。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正加快“自我革命”的步伐,有望成为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