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编辑:西安猕猴桃阅读:382015-08-08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

  本报记者肖克 刘久锋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视察时明确要求,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着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近日,记者就贵阳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相关话题专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

  科学把握形势,凝聚发展共识记者: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中央针对贵州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研判和定位,也是贵州守住青山绿水和科学发展的基石,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是贵州的中心,我们为何还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陈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充分利用贵州、贵阳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遵循山地经济规律、运用辩证思维谋划“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路径选择,是贵阳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扶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从现实条件看,贵阳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结合面广,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小城镇层级分明,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具有辐射点源多、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贵阳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农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调整结构路径不够宽,普遍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市场、重规模轻效益等,导致特色产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贫困落后仍然是基本面。不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道路,就无法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增强发展爆发力,就无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从城乡发展看,“大城市大农村”是贵阳城乡发展格局的典型写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都滞后于城市。要改变这种差距,除了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还要靠农业自身增强内生动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经营,可以连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健全的社会化服务,融合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提供支点,为增强内生动力提供路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

  从产业基础看,贵阳农产品消费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贵阳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口大规模增加,加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守着这么大的“菜篮子”,面对这么大一座“金山”,我们农业绝不能干瞪眼、无动于衷,绝不能端着“金饭碗”却到处“要饭吃”。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不管是设施农业科技园建设、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村诚信体系建设,还是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等发展态势,都表明贵阳具备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良好基础。

  明晰路径选择,创新发展理念

  记者:刚才您提到“大城市大农村”是贵阳城乡发展格局的典型写照,同时也提出了农业绝不能干瞪眼、无动于衷,绝不能端着“金饭碗”却到处“要饭吃”。那么,今后贵阳市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思路和理念是什么?

  陈刚:用先进的理念改变过去农业发展思维和模式,用正确的思路引领农业发展路径,切实保护农村环境。

  要坚持生态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要求,将“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记在心头、落到实处,进一步把思路理清、把工作做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方向,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地里这四条底线,让大地常绿,让空气常新,让碧水常流,让土壤常净,努力顺应市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期待和需求,推动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响亮地发出贵阳农业发展的“好声音”。

  要坚持工业理念,用工业理念来引领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用工业理念来变革传统农业的发展思维方式,以突破生产方式、资源配置以及农业农村工作体系等方面的局限性。最终实现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

  要坚持市场理念,努力适应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要求,积极拓展视野,以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向各类农业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适时面向全国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制定总体标准和规划,强化市场管理和经营,增强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能力,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准,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特色化水平。

  突出关键抓手,找准主攻方向

  记者:贵阳市作为贵州的中心,在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上,不能像“农村大于城市”的地区那样大面积发展农业,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那么,贵阳市在这些年的探索中,确定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关键和主攻方向在哪里?

  陈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途径,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持续向好、增进农民收益。因此,必须抓紧抓实,使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之路真正落到实处。

  ——主攻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加深研究和实践,合理规划布局,整体谋划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方向,明确功能定位、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要优化拓展功能,突出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要深化农村改革,注重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等,探索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式。真正做到创新农业领域的现代理念、现代技术和现代制度,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主攻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集约发展、规模发展的主抓手。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集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努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样板区,不断总结可推广、能复制的经验,努力创造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打造农业新技术展示区,充分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生产要素集聚区,通过强化要素保障、制定支持政策,不断推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中;打造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区,依托园区这个高端平台,适时组织有干劲、愿发展的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上述措施,真正把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名片”。

  ——主攻产业提升。要抓主业,重视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菜、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猪、禽、蛋、奶为主的养殖业。要抓龙头,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大力发展实力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要抓招商,大力引进外来优质资源,特别是菜、肉、禽、蛋、奶等方面的知名企业,引进战略合作者。要抓品牌,大力建设有特色、叫得响、吃得开的品牌,逐步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公信力和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抓流通,抓好市场开拓和产销对接,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贵阳的优质农产品。

  ——主攻电商引领。要改变农副产品供销模式,运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实施“五个一”举措,变金字塔式的传统营销渠道为点对点的网络营销渠道,让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直接变为“金银财宝”。要针对乡(镇)领导干部搞一次集中培训,提高他们对电商的理解水平和发展电商的能力,切实把农村电商工作抓起来;每个乡(镇)要培养一到几名电商能人,着力在互联网经验、市场开发意识等方面加强培养,推动电商产业发展;每个乡(镇)要搞一个电商基地,积极引进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解决哪些东西好卖、东西卖相不好和没有合理的网上售后服务等问题;要建一个工作体系,搭建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为落地电商搞好对接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要有一套支持政策,通过政策倾斜,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解决农民可持续发展致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