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新西兰的奇异果是从宜昌走出去的吗?

编辑:中国猕猴桃阅读:672016-08-05

  猕猴桃,又称为奇异果,英文名为kiwi或者 kiwifruit,是一种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之王”。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来自世界19个国家的 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是宜昌市夷陵区的雾渡河镇。宜昌猕猴桃如何从一种并不太引人注目的野果,成为世界著名的商品水果,成为宜昌献给世界的礼物,非常值得回味。

  猕猴桃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野生藤本果树,被古人采食的历史非常悠久。宜昌人把猕猴桃称为羊桃,而“羊桃”之名,则与东晋名士郭璞有关。郭璞(公元 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属山西省),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西晋末年战乱迭起,郭璞躲避江南,曾侨居宜昌。宜昌现存的古建筑天然塔,据传就是由郭璞始建。尔雅台和尔雅书院也因郭璞在此著书而得名。在《尔雅•释草》中,郭璞把猕猴桃定名为“羊桃”。

  

  据现有资料记载,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厄内斯特·亨利·威尔逊(1876-1930年)是第一个发现宜昌猕猴桃的西方人。在1899年4月至1911年 3月之间,威尔逊受英国维奇苗圃和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聘请,先后4次来到中国西部进行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他采集了6500多种植物标本,将 1500多种亚洲植物引种到西方,其中有60多种最后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被西方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对中国植物的研究和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9年,威尔逊在宜昌与雇请的当地人及采集的动物标本合影

  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的宜昌,成为威尔逊4次考察活动的基地。1900年5月,他在宜昌西南部发现“羊桃”,被这种花丛美丽,果实味美的果树所吸引,将其引种到欧美。同时,他也把这种野果介绍给在宜昌的西方人,结果大受欢迎。这些在宜昌的西方领事人员、海关人员、商人和传教士等因此得到一种新型的果品而大饱口福。他们觉得猕猴桃的味道像西方久已栽培的醋栗,并把猕猴桃叫“宜昌醋栗”。然而,在威尔逊和其他植物学家眼里,猕猴桃只是一种新奇的东方植物,一种植物园里受欢迎的观赏植物。他们当时没有看到猕猴桃的经济价值,未能将其转化成一种商业果品。

  

  是谁把猕猴桃从宜昌带向世界舞台,使其成为深受喜爱的水果的呢?是一位名叫玛丽•伊莎贝尔•费雷瑟(1863-1942年)的新西兰小姐。她是新西兰著名的教家,爱奥那学院的创办人。1903年,时任旺格鲁伊女子学院院长的伊莎贝尔到日本行。在那里她和小妹范凯迪会面,然后一起来到中国,沿途参观各个教会学校,最后回到范凯迪工作的宜昌。范凯迪当时在宜昌的苏格兰教会担任教师。

  1904年伊莎贝尔离开宜昌回新西兰时,出于好奇,她带了几粒宜昌的猕猴桃种子回去,交给旺格鲁伊的一位农场主亚历山大•阿里森种植,终于在 1910年结果。直到1930-1940年代,猕猴桃才在新西兰作为果树栽培,不仅有了可观的产量,还成为商品。1952年,猕猴桃鲜果首次出口到英国伦敦,逐步销售到6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为新西兰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由于新西兰向许多国家出口猕猴桃果实,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激发了不少进口国家的栽培热情。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从新西兰进口苗木或自己育苗建园,到1980年代猕猴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新兴果树产业。直到现在,几乎所有新西兰出产的猕猴桃都是这几粒种子的后代。新西兰的绿色和金色猕猴桃风行全世界,每年出口价值10亿元的猕猴桃,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新西兰在猕猴桃的营销、研发和价格方面的影响力也是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国,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把它作为一种果树来种植,从新西兰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同时也开始发展自己的良种选育工作。

  

  新西兰的国鸟“奇异鸟”

  在很长时间里,外国农场主都把猕猴桃称为中国醋栗。 1962年,一名叫弗里达•卡普兰的女士,应美国农产品进口商要求,开始从新西兰进口猕猴桃。因为那时的美国人对猕猴桃还比较陌生,第一批1000只猕猴桃,她用了数月才售完。为了促销,有水果商建议卡普兰女士采用新西兰的国鸟“奇异鸟”(Kiwi)来命名该水果,Kiwi这个单词来自新西兰土著毛利语,因为“奇异鸟”也有类似猕猴桃那样毛茸茸的羽毛,颜色也相差不远,而且是新西兰人的骄傲。这一建议得到新西兰农场主的赞成,于是来自宜昌山间的“灰姑娘”羊桃,就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水果王后“奇异果”(Kiwifr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