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卖猕猴桃,找建林”

编辑:王军阅读:282017-09-01


 

    “建林,这批果子你收收进吧。”当天上午8时30分,叶建林的批发商铺迎来了第一波农户。“建林收购猕猴桃都是以质论价,价格合理公道,所以我们卖猕猴桃,不找政府只找建林。”章镇佳伟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庆钿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共种有40多亩猕猴桃,除了部分用来接待上门采摘的客户外,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产量接近万斤猕猴桃,是通过叶建林卖出去的,与他已经合作了六七年。

    1981年出生的叶建林是土生土长的章镇人。年少时取经于经商有道的公司,到2009年成立上虞季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他从一开始便确定了探索商业化的目标。在章镇,他是小有名气的猕猴桃销售商,去年光靠销售猕猴桃鲜果和苗木,销售额已达到300多万元,而这一切几乎都是通过网络交易完成。作为村里互联网“触电”的第一人,他利用电商、微商逐一打开猕猴桃销路,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销售思路。

    在旁人看来,叶建林比较有冒险精神。按照惯例,销售商一般都是先向农户收购,再找渠道推销出去,这样难免会有些被动。叶建林却恰恰相反,“上虞水果资源丰富,我坚信先找渠道、再收购的模式是可行的。客户的订金一到,我再挨家挨户去向农户收购。”看似冒险的做法,其实是基于多年来对整个上虞水果产量的了解,而这也让他摆脱了囤货和滞销的尴尬。

    当然,叶建林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遇到过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农户的产品品质参差、规格不一,而订购商往往对品质有自己的指标要求,这也大大增加了他所铺设的这条产业链的“断链”风险。叶建林意识到:要做长线合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户的意识,和做好品质的监控。因此他建立了一套收购标准,从规格、重量、新鲜度上严格把关。一些农户对这套新做法反感,他就一家家地走访、沟通,把市场观念深入到农户心中。

    通过打造一条龙产业链,把收购管理、产品包装、物流链接、品牌销售连结到一起,叶建林参考四川等地猕猴桃基地的运营模式和相关经验,不断完善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除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进行多产品的采购以外,他还从物流与销售等环节入手,层层监控,确保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始终如一,并与绍兴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并运营上虞季阳猕猴桃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