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壤的生命力不可持续,可持续农业就是瞎扯

编辑:猕猴桃妹妹阅读:212017-09-03


  新农人联盟发起人辛巴:

  互联网和电商的崛起使得新时代的农民集中涌现,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同,这些新农民热爱互联网、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

  “每一位新农人都是一枚坚挺的良币,我们要主动发现和推崇这些良币,最终以点带面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新农人联盟创始人辛巴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

  农业公益应该重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北京晨报:目前农业领域公益现状如何?

  辛巴:多而散,尚不成体系,初级阶段。农业公益最基本的公益便是帮助相对困难的农民卖产品,最集中的体现便是滞销,一般通过大众媒体获得传播。

  北京晨报:你认为农业需要什么样的公益?

  辛巴:系统而可持续的帮助更多农民的公益行为。

  北京晨报:目前中国有很多大型的公益组织,这些组织今后能在农业领域发挥怎样的力量?

  辛巴: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农地。目前大型公益多集中在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农村问题。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对他们最直接的帮助便是帮助他们种好产品、帮助他们卖好产品。希望更多公益组织重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比如如何科学的规划生产,减少盲目耕种,如何帮助农民打开更多销路,减少滞销等。

  北京晨报:目前农业公益有哪些误区?

  辛巴:表面公益掩盖商业本质。

  北京晨报:农业公益是否应该关注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土壤,比如水质?

  辛巴:是的,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土壤的生命力不可持续,可持续农业就是瞎扯”。新农业的核心价值便是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不破坏并尽力修复环境。

  北京晨报:你认为传统的农民们真正需要哪些帮助和引导?

  辛巴:科学生产,包括科学育种、科学施肥、科学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外部力量来帮助他们打开更广的视野和销路。此外还要有农业品牌和品牌营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新农人面临的首先是生存问题

  北京晨报:现在有很多有情怀的年轻人纷纷辞职,投身新农业领域,你对他们的忠告有哪些?

  辛巴:切忌盲目,切忌浮躁。先认清农业的规律和本质,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径,比如究竟是种植还是养殖,究竟是生产还是流通等。新农人面临的首先是生存问题。即使不考虑纯自然、有机这样的生产方式,仅仅想要坚持安全、绿色的生产方式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严重,你如何证明你的产品是好的,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你,如何让他们来买单?这个工作现在才刚刚开始。

  不要只看市场很热,大家的热情很高涨。拨开这层迷雾,看看你究竟能做什么?我的建议是:远大理想不能没有,也不能不谈,但我们理想的背后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北京晨报:新型农业生产者都面临哪些困难?

  辛巴:一旦坚持健康、绿色的生产方式,甚至采用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种纯自然的方式去做,产量是有限的,而且成本会很高,最终呈现出来的产品价格也是高的。但是,消费者是否买得起或者认可这样的产品呢?市场还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生产者自己去推。

  没点理想主义干不成农业

  北京晨报:农业领域中哪些人和事比较触动你?

  辛巴:我曾经比喻有些新农人生产者,他们是“带着一种洁癖的情结在精心耕耘”,比如手工捉虫,不忍心打农药,确实在用良心耕种事业。

  新农人群体对互联网有比较深的认知,擅长于运用互联网。除此以外,这个群体还有一个特征: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聚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链更加成熟,更多的新农人是从产业链的中端或者后端切入的。

  农业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行业,没点理想主义干不成事情,理想和责任过重又有点超越现实。

  北京晨报:做农业应该去赚谁的钱?

  辛巴:如果你想去赚老百姓的钱,那么你就错了。如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两种途径。第一,从产品端挖掘价值。比如你是做生态农业的,生态农业的价值在于安全、健康。针对不同的产品属性、地域特性,打造不同的产品价值。赋予产品本身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个文化内涵就是你创造出来的附加值。比如,同样是土豆,除了安全之外,怎么样才能让它卖出高价?这就需要在品牌和文化上创造价值。就像“倪老腌”的辣椒酱,尽管售价很高,但消费者愿意买单。

  第二,在供应链上创造价值。目前,农产品流通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标准化。农民生产的产品是没有任何标识的原材料。但是,在流通渠道是以产品、商品呈现的。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材料到商品的过程,是标准化流通的过程,是打造供应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能做到,这就是供应链创造的价值。比如土豆,如果没有通过供应链的依托,在本地只能卖到1元一斤。但是,通过供应链的塑造,从本地区域走向市场,售价可以达到3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