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猕猴桃“借力出口” 大数据为农业带来新机遇

编辑:王军阅读:342017-09-04


 

    十月,正是猕猴桃大量上市的时节。在贵州省的种植大县修文,种植面积达16万亩,居全国第三、全球第五。与往年内销不同的是,今年修文猕猴桃还实现了首次自营出口。

    不久前,随着20箱空运抵达香港,过去一直委托外省企业收购后加工出口的局面成为历史。当地还收到了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我国台湾和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数千万美元的订单。

    这一变化,得从去年9月25日说起。那天,一则“修文猕猴桃种植户使用膨大剂”的传言开始在网上“发酵”。一时间,这个发展了近30年的水果品牌,遭到巨大冲击,也极大影响了果农的收益。

    危机让修文县认识到标准化种植和提升品质的迫切性。当地结合贵州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开始农产品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实现了从果园地理信息系统监控、病虫害防控,到施肥用药数据管理以及采摘管理、保鲜物流、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全覆盖。

    在大数据可追溯云平台的支撑下,果农种出的每一个猕猴桃,都有独立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码,不但能获得猕猴桃产地信息、种植人信息,还能了解有机农药、有机肥料的施用情况,甚至连结果、摘果、运输的时间都有记录。

    “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普及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届时,全县猕猴桃将实现大数据可追溯云平台全覆盖。”修文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瑜说,随着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的推广,修文猕猴桃产业将逐步形成“农在干、云在算、消费者在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日前,中国农业部也印发《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从今年起将在北京、广东、贵州、新疆等21个省(区、市)开展试点。通过3年左右时间,建成包括生猪、柑橘、马铃薯、大蒜、普洱茶等若干单品种全产业链的大数据。

    预计到2019年底,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将加快应用,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关联分析和挖掘利用取得积极进展,会形成一批创新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