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伏牛山的一株猕猴桃树-朱鸿云

编辑:奇异果阅读:322017-09-05

    50多年前,他放弃家乡的优越生活,将青春献给河南西峡的大山,从此再未分离。
    日复一日,他历尽艰辛,将足迹填满山涧沟壑,叩开了猕猴桃由野生变家生、大面积人工栽培的成功之门,将大写的“壮心”镌刻在伏牛山上,用无悔的坚守诠释着当代务林人的“工匠精神”。
    他就是被国内外学界誉为“中华猕猴桃之父”的教授级工程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鸿云。2016年10月,朱鸿云被中国林学会授予“经济林事业突出贡献奖” 。
    他和西峡大山跨越半个世纪的“恋情”,就像他培育出的香甜的中华猕猴桃,在每个人的心中开花结果。
    “西峡大山是我的初恋”
    朱鸿云的老家在江苏南通,那是一个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他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前24个年头。1963年,刚从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毕业的朱鸿云便响应党中央“到边疆去、到山区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了当时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河南,在位于伏牛山腹地的西峡县林科所落了户。
    朱鸿云说,他到现在还深深地记得,第一年到西峡县报到时的情景。那天,汽车开到县城,刚下车,他就傻眼了。那时的西峡县城,只有一条泥泞的土路小街和一些沿街的破旧房屋。现实与想象差距太大,与自己的家乡更是有天壤之别,这是朱鸿云最真实的直观感受。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到西峡县报到,被分配到林科所当技术员,他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朱鸿云研究猕猴桃,是从1975年开始的。这一年9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到西峡县考察伏牛山野生水果。临别时,张洁、印万芬两位专家语重心长地对朱鸿云说,中国虽为猕猴桃的故乡,却很少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西峡是中华猕猴桃重要分布区,要发挥西峡的猕猴桃优势,力争在这一领域取得一些突破。他们还详细介绍了当时世界各国特别是新西兰发展猕猴桃生产的情况,一席话使满怀抱负的朱鸿云动了心。
    在此后的日子里,朱鸿云迈开双脚,穿山越岭,走遍了西峡县18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初步摸清了西峡猕猴桃的分布和生产情况,这其中不乏惊心动魄的故事。一次,朱鸿云听说野牛沟的孤山上有株很大的猕猴桃树,每年可采果几百斤,他立即出发去寻找。途中正赶上山洪暴发,汹涌的洪水挡住去路。朱鸿云3次泅水,被冲走了几十米,好不容易才挣扎着游到对岸,身上已是伤痕累累。上岸后,朱鸿云拧干衣服上的水,回头看了看这险些要了他的命的滔滔洪水,便毅然转身,继续前行。
    在向导的帮助下,他钻棘丛,攀石崖,眼看接近目的地了,偏又撞上一个篮球大小的马蜂窝。蜂群劈头盖脸地扑过来,朱鸿云无法抵挡,只能飞快地脱下上衣,用衣服将头紧紧裹住,就势向山下滚去。衣服撕烂了,皮肉划破了……好在,危急时刻,大山用一团葛藤托住了他。
    险些在大山里丢了命,朱鸿云没有退缩,第二天一早又上了山。就在天将黑的时候,他遇上3株高大的乔木,还有一株特大猕猴桃大藤缠在树上,朱鸿云欣喜若狂,疲惫与伤痛瞬间一扫而空。他三步并作两步奔过去,开始记录各种数据,采集植株……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到山下。
    听着这一路艰险,我问他:“如果真为猕猴桃而受伤甚至丢掉性命,您会后悔吗?”
    朱鸿云笑着摇摇头,说:“有人开玩笑说,西峡大山是我的初恋。也许她在考验我的爱是不是真诚吧!”
    “我要让猕猴桃走出伏牛山”
    在对伏牛山区的猕猴桃资源做了全面调查与采集后,朱鸿云感叹道:“再也不能让这美味的仙果继续长在深山人未识了。我要让它为伏牛山人造福,让它走出伏牛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朱鸿云开始进行艰苦的栽培试验,复选、采穗、嫁接、栽培、繁育他都亲力亲为。为了扩大育苗量,朱鸿云坚持大田育苗,放弃温室育苗,他说,他不仅要搞研究,更要推广种植,要让伏牛山的果农们像新西兰的果农一样,因种猕猴桃而致富。猕猴桃既喜水又怕水――喜欢空气湿度大、土地湿润,却又怕积水;既喜光又怕光――刚出土的幼苗会被较强的光晒死,但光弱的情况下又不生长。朱鸿云像照顾初生婴孩一般日夜守在大田里,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开创了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猕猴桃育苗先河。同时,他培养年轻的林业科研人员和猕猴桃种植专业户,花大力气开展猕猴桃推广种植工作,在全县各个乡镇逐渐建立起中华猕猴桃优良品种生产基地。目前,西峡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1.5万亩,产量4.8万吨,基地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1981年8月,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西峡召开全国猕猴桃优株选育会议。会议确定推广15个优良株系,朱鸿云主持选育的就有9个。其中,他主持选育的“华光2号”被认定为结果早、极丰产的优良品种,具有果皮薄而光滑、果肉细而多汁、维生素C含量高、果型好看、风味好等特质。朱鸿云自豪地说:“现在猕猴桃世界第三代优良品种‘红阳’的母株,就是我最早选育出来的!”此外,朱鸿云承担并完成有关猕猴桃的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取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26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由他编写的全国第一本猕猴桃著作――《中华猕猴桃栽培》在全国发行2万余册。
    1984年,全国第一个猕猴桃研究所在西峡建立,朱鸿云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当时的国家科委、农业部、林业部的高度重视。国家科委组建了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农业部成立了中华猕猴桃开发联合体,朱鸿云先后担任中华猕猴桃开发联合体副理事长、兼任科学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他经常出席全国乃至国际猕猴桃学术交流会,广泛传播自己的科研技术,为全国18个省培训了近200名技术员,为全国300多个单位提供了优株种苗,全力推动我国猕猴桃的科研和人工种植。
    渐渐地,朱鸿云和他的猕猴桃闻名海内外,家乡的领导和一些科研单位邀请他前去工作。
    1983年,一位在中国林科院工作的老同学来信,愿意帮他调到“天堂”杭州。朱鸿云立即回信:“杭州虽好,西峡更亲。”
    1985年,江苏省林科所领导要把他调去接班,朱鸿云婉言谢绝。在他眼里,中国的猕猴桃事业比他个人的仕途更重要,“西峡已经是我第二个故乡,她需要我,我也离不开她”。
    这一句不离开就是他40余年的坚守。光阴荏苒,风霜染白了朱鸿云的鬓发。他初心不改,和大山的恋情如同岁月酿制的陈年老酒,越发香醇。2008年12月,在先后4次办理延长退休手续后,朱鸿云正式离开科研岗位。人虽别,心不离,他对猕猴桃产业的热情不曾消减。在助手的帮助下,他夜以继日地整理科研笔记与图片资料,系统总结我国猕猴桃的科研和生产经验,出版48万字专著《猕猴桃》,向世人推广猕猴桃种植技术。
    这本书,也是朱鸿云和西峡大山共同书写的“爱情宣言”。身在大山,大山在心中,朱鸿云始终笑容爽朗,“一棵猕猴桃树,只有享受阳光,只有扎根泥土,只有紧紧缠绕在大树上,才能生,才能长,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就是伏牛山的猕猴桃树,哪里都不去,也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