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农业“擦”出智慧火花 ——龙岩深度打造智慧农业项目
编辑:陕西猕猴桃阅读:312017-11-01
通过实时采集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氨气浓度和土壤pH值等数据,可以进行正确的栽培管理;通过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查看作物或动物生长情况、生产动态;通过风机湿帘排气降温系统、卷帘技术控制系统和大棚雾化降温系统,可以自动化调节环境温度,确保作物生产最适宜温度……这是物联网在龙岩的“初尝试”。发展现代农业,像这样的尝试,长汀县李子山家庭农场早已迈开步子。 “前年投资12万元种植台湾青枣,因为是露天种植,冬天气温-7℃至8℃,不仅果实冻熟了,连树株都冻死了。”长汀县李子山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台湾的西瓜芭乐、青枣、香水柠檬等水果以及其他特色农产品。这一次失败,让农场主李宇波顿时醒悟,发展现代农业不能“靠天吃饭”。“现在,我们农场不仅建了30亩温控大棚,还用上了物联网,通过实时监控,不仅可以灵活应对极端天气,还节省了不少人力。” 依托物联网,实现精细种养 “温度、湿度监控,之前是每个房间布4个点,每隔两个小时要人工记录一次,在节假日还要安排工作人员值班,现在这些都省了,不仅随时可以查看,还有曲线图,很精细。”10月26日,记者来到龙岩市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技术人员樊仲书随即拿出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物联网平台。 龙岩市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苗木、花卉、中草药材等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公司目前有员工56人,年产组培苗却达到了1000万株以上,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项目,申报专利10余项。该公司董事长樊君早介绍说,去年公司依托福建鼎天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了6套农业环境监测系统、11路视频监控系统、4250套补光设备及配套控制系统和物联网中控中心,实现了环境信息采集、数据汇总、曲线分析、视频管理以及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之前跟顾客推荐产品,光靠嘴皮子,现在我们可以直接掏出手机让顾客参观我们的公司,了解我们生产的全过程,极大提升了顾客对我们的信赖度。” 记者从龙岩市农业局了解到,2016年全市7家企业参与物联网示范点建设,项目建设涉及设施大棚种植、生猪和水产品工厂化养殖、苗木工厂化培育等多个农业领域,项目总投资达325.15万元,其中硬件投资256.7万元,下达补助资金128万元;2017年全市安排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市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拟参与市级物联网建设的12家企业已全部开始动工,所有企业将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建设。“企业通过物联网建设,可以节省人工成本30%,提高综合经济效率15%。” 打造“智慧园”,聚焦精准管护 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台湾茶农离开台湾岛外投资最集中、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今年,这里将建设全市唯一一个省级农业智慧园——漳平市永福农业智慧园。 智能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图形界面设定每个地块的灌溉策略,实现定时、定量的无人值守的自动灌溉;茶山环境传感器,可以通过专业配套的数据采集通讯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数据传输到气象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这是智慧园将会实现的功能。记者从漳平市农业局了解到,漳平市永福农业智慧园建设项目以省现代农业智慧园项目“六个100%”建设标准为指导,用于建设涵盖茶山环境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内容的企业智能物联网系统以及智慧园展示中心、农业VR应用、企业电商系统和配合智慧园服务应用平台等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从生产到仓储、质量追溯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智慧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发展智能化。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们准备将智慧园建设当作一个特色亮点进行打造。”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是园区内龙头企业之一,在园区内有高山乌龙茶绿色生态基地2300亩,建有海峡两岸高山乌龙茶规模最大的现代茶厂,漳平市永福农业智慧园建设项目就“花落”该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李志鸿表示,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建设,总投资203.5万元,可申请省级财政资金补助1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近80万元,并完成制茶一厂、文化交流中心、厂区和茶园视频监控安装等项目建设。 加速电商化,助推“一网打尽” 长汀县河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是长汀县建立的第一个电商中心,于2014年7月投入运营后,通过农业休闲、生态体验等线下推广,有效带动了全县18个乡镇的合作社、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和推广。 “早期河田鸡不敢多养,担心卖不出去,现在不用愁了,电商中心会帮我们卖。”长汀县河田镇上修坊村修石林说,自从长汀县河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农产品销路不是问题,“我还种植了十几亩百香果,通过电商中心销售价格比市场价格还高,明年准备扩大规模”。 2015年,长汀县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6年被阿里巴巴集团评为全国农村电商“最具潜力示范县”和“最具活力示范县”,被省商务厅、省质监局列为福建省电子商务标准化制订单位。目前全县已建设75个农村淘宝服务站、52个供销E家村级服务点,不仅实现“网货下乡”,也让当地河田鸡、小黄姜、百香果、长汀米粉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进了城,拓展了销路,实现了增收。 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52亿元。其中,65个龙头企业、54个农业示范企业和64个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触网,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6.25亿元,有效推进了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与农业信息服务深度融合,解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