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须处理好八大关系
会员:zgmht1阅读:72007-21
摘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八大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四化”特征之间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关系;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农业人才短缺的关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
作者简介:苏振锋,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
文章编号:1007-7685(2017)07-0074-07
DOI:10.16528/j.cnki.22-1054/f.20177074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优化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2]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条件和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无论是构建还是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都要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庭承包经营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此,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可以有效化解这些新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因此,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相对于已有的、旧的农业经营体系而言的,不是对已有农业经营体系的否定和摒弃,而是在已有农业经营体系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对两者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一是正确认识传统承包农户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家庭承包经营仍将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大量的承包农户会长期存在,我国现有2.6亿多的承包农户,这些承包农户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承包农户虽然主要是自给性生产,但也为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每一个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都离不开承包农户的支持,承包农户是其他主体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这些承包农户存在先天不足,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在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传统农户的弱势和不足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也要大力扶持传统承包农户,这是稳定农村大局,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二是传统承包农户发展为新型经营主体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承包农户不同,主要从事商品化生产,两者尽管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型主体尤其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可以为传统承包农户提供生产各环节的服务,推动传统承包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随着农村全面改革的推进,承包农户也会逐步成长为家庭农场,小规模农户将逐渐减少,这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对家庭承包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都要给予扶持和激励,推动农业更好更快的实现现代化。
二、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关系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3]《意见》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核心在提升农业生产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核心在完善农业生产关系,因此,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协调发展的关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衡量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核心是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资源比较优势,以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为手段,通过对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强生产、加工、储藏、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的价值链,通过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提高供给效率,进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核心是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推进农业发展从粗放生产转到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整体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彻底改变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人力畜力、“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核心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加大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