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一颗红心猕猴桃的脱贫密码
会员:zgmht1阅读:83207-25
7月7日,全国产业扶贫(四川广元)现场观摩会在苍溪举行。来自川、陕、甘、赣、辽、冀等6省113个贫困县的代表,对苍溪县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竖起大拇指。
一颗小小的苍溪红心猕猴桃,为何能吸引各地代表专门赶来观摩“取经”?这颗猕猴桃里,究竟藏着怎样的脱贫密码?
□本报记者 侯冲 李淼
兴产业:将“红心桃”做成“脱贫果”
苍溪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自上世纪80年代选育世界首个红心猕猴桃品种以来,苍溪始终聚焦该产业做规划,将“红心桃”做成“脱贫果”。
“用万亩园‘带’千亩园,用产业示范园‘联’农户标准园。”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万亩以上红心猕猴桃种养循环产业园区17个、千亩以上园区66个、产业庭园3.8万个,2016年新发展5.2万亩,累计达35.2万亩,实现214个贫困村全覆盖。
“联”的不仅是大基地与小农家。苍溪还从产业融合突破,在农业内部采取种植园“套”养殖业的方式,使得种养循环产值达22.5亿元;在农业外部,接二连三,用加工园联物流园,新开发猕猴桃深加工产品32种,加工产值达23.46亿元,同时,种植园联起了旅游园,建成红心猕猴桃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休闲农庄187家,建起县级“京东馆”,办起采摘节,通过三产业赚回14.7亿元。
苍溪还全力叫响金字招牌。苍溪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苍溪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在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建成猕猴桃品牌旗舰店30多家,成功培育四川华朴、苍溪日昇等一批出口企业,“去年,仅猕猴桃品牌增效就带动全县贫困群众人均增收825元。”
目前,苍溪县红心猕猴桃产业年综合产值超60亿元,带动贫困户实现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
建机制:围绕猕猴桃创新扶贫方式
在苍溪天新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区,一块块“自强农场”的牌子引起了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的兴趣。
助力贫困群众建立自强农场,是当地产业扶贫方式之一。五龙镇双树村冯明武因身体残疾而陷入贫困,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5年,不服输的他建起自强农场种植猕猴桃,2016年实现收入8万多元。
苍溪县先后出台20多条产业扶贫支持政策,其中对建2亩以上自强农场的贫困户,县财政给予“以奖代补”资金6000元,还补贴75%的保险。“贫困群众干劲一下子足了起来。”苍溪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透露,目前,仅天新产业园区内就已建成自强农场65个,贫困人口年收入达到6100元。
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四川华朴现代农业公司负责人王贵告诉记者,贫困户在公司可通过流转土地、工厂务工、承包猕猴桃园、出售果品等几种方式增收,公司同时提供订单收购二次分红、投资经营保底分红、果品存储增值分红“三分红”模式。在苍溪,7家企业、124家农民合作社、581家家庭农场已带动2.5万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苍溪将财政支农资金量化折算成股份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年终可按股分红。天新产业园区内的254名贫困群众,去年人均就分得股权收益309元;旭光村则将村内闲置房屋等集体资产租赁给龙头企业,2016年村内贫困户人均分利202元。“此外,还探索土地整理和土地增减挂钩,开发荒山、荒地和撂荒宅基地等多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发放7.25亿元小额扶贫贷款支持产业扶贫。”苍溪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