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药管理条例正式执行 小宗作物何去何从

会员:zgmht1阅读:77508-02

 新农药管理条例今日起执行,并明确规定,农药不得超范围使用。然而,对于很多小宗特色作物如香芋、地瓜来说,如果不允许超范围用药,将无药可用。要么不用药,用药即违规。小宗作物们该怎么办?

最近广州市白云区某镇上经营农资销售的陈老板有点纠结,月前他接到当地农业执法部门的通知,要求他将店内在广东无适用作物的农药产品下架。他知道白纸黑字的法规,但在他看来,一直以来农药超范围使用“太常见”了。

农药管理条例明令

“下架是为了规范农药使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像有一些农药,只登记在苹果上,但广东没有苹果种植,这类农药就要下架。”广东某地区农业局负责人表示。

《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

记者通过作物名称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搜索农药登记数据,登记在水稻上的农药产品有7712个,玉米的有2213个,登记在香芋、地瓜上的则是0个。“如果真正按照登记作物来使用农药,这些小品种作物怎么办?”有农药经销商表示。

广州市从化区农资零售商林为钦指出,尽管他很想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来为种植户推荐农药,但事实上不可能。目前小宗作物难找到对应农药,具体到某种病虫害更难找到对应农药。

《条例》正式实施在即,广东省内连州、从化、阳江等市也曾进行了类似的排查,其中有些产品在广东省内已经使用多年,如今要求下架禁卖,不少经销商和零售商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作物不用药肯定不行,而现实中农药超范围使用是“迫得不已”。

登记成本与收益问题

为何农药超范围使用在我国比较普遍呢?业内人士认为,这和我国实际情况有关。我国特色小宗作物种类繁多,种植面积分散,一般的大宗作物种植面积都在66.7万公顷以上,而多数特色小宗作物仅分布在一两个省,用药量较少。而我国农药产品登记所需时间长,登记费用高。登记一个新产品要3年以上,费用在40万元左右;扩增一种作物时间也要2年多,费用普遍在15万元以上,“如果在登记的作物上推广不顺,企业可能连登记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一个农药产品在登记时,一般只登记一两种作物,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覆盖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作物。比如一个登记在苹果树上的杀菌剂产品,在南方荔枝、柑桔、番茄等蔬果作物上都可以使用,只要示范试验有效果,农户认可即可。农民选购农药时一般由零售商推荐,而零售商推荐产品时一般看产品效果和产品利润,并不在乎作物登记情况。多年来,业内对这种做法早已习以为常,用实际效果说话成为农户评价一个产品优劣的关键,而进行产品登记只是一个产品进入市场的敲门砖。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农药产品众多,同质化严重。同样成分、同样剂型,甚至同样含量的产品非常多,尽管在登记作物上有所不同,但在行业人士和种植户看来,这些产品都是一样的,登记作物也是可以共用的。

农药超范围使用风险不容忽视。行业资深人士蔡智文表示,同一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安全间隔期存在差别。一外企高管指出,在一种作物上登记了,只能证明该产品在这个作物上有相应的使用技术,如用量、使用适期、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最大允许残留量等,这些技术参数是不能直接嫁接到其它作物上的,“因为每个作物的GAP(Good AgriculturalPractice,最佳农事操作)不同,病虫害发生的时期、频次和严重程度也就不同,气候、采收、储藏、运输的方式不同也使得农药的降解速度不同。”

更为尴尬的是,无药可用的作物,除了香芋、地瓜,以及百香果、火龙果、莲雾等种植界“后起之秀,还有花卉、食用菌、中草药、油料等,品种繁多。另外,在大宗作物上,少见的病害也无药可用。

山东浙江正在探索

如何解决超范围使用现实和规范使用农药的矛盾?行业人士认为,只在市场上执法,不从机制上改变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建议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简化登记手续和费用,只管环境毒理部分;二是同质产品允许相互转让数据、借鉴数据,效果让企业去负责,让市场去淘汰。山东某企业营销总监指出,“比如炭疽病,在好多种作物上都有发生,发病机理类似,企业在一种作物上登记了炭疽病,是否就可以在其他作物炭疽病上使用呢?”三是将作物归类登记。同一类作物,只要登记了其中一种,比如柑橘类作物,只要登记了沙糖橘,其他柑橘类作物如橙子、柚子等就可以免于登记,直接写入标签。

2016年,为推动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加快解决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短缺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研究制定了《2016年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调查及试验项目实施方案》,同时颁布了《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2016)》,该《名录》汇总了各省蔬菜、水果、食用菌、油料等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同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研究推出了《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群组名录(2016)》,该《名录》根据各省特色小宗农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发生特点,选取1-3种特色小宗农作物作为该群作物及其防治对象的代表,开展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工作,以期加快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进度。

山东、浙江正在进行探索。海利尔药业集团制剂所所长司国栋介绍,山东省降低了小宗作物用药登记费用,由参与登记厂家联合登记,共同承担费用,额度可降低50%以上。其次,登记时间缩短,实行绿色通道审批。但这仅限于扩作登记,不适用于首次登记。他还介绍,小宗作物用药登记,生产企业需要考虑靶标作物的市场区域,目前海利尔在山东针对冬枣、韭菜已经做了用药登记,在外省取得了芹菜、莲藕等用药登记。

据《浙江省特色优势作物农药登记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从2012年开始设立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项目,4年来省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2200万元,支持32家农药生产企业、127个农药产品登记试验。永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熊兴平介绍,浙江省对小宗作物用药登记的残留报告提供补贴,做一个残留报告费用30万元,浙江省财政补贴15万元。熊兴平分析,像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种植户舍得投入,有望形成小宗作物用药市场,对生产企业有吸引力。2015年,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就在中药材白术上进行了农药登记。该公司登记部经理何生介绍,白术是特色作物,地下害虫的问题比较突出,其公司将5%二嗪磷在白术上扩作登记,前后用时两年,目前在浙江唐安一带推广应用,去年销售40多吨,他说“还是很值得做的”。

企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