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猪业须摆脱重引种轻育种的局面

编辑:猕猴桃妹妹阅读:5692018-01-18

 

    虽然我国生猪养殖数量居世界首位,但在生猪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猪资源却大部分依赖进口,致使我国生猪产业长期处于“产业巨人、种业矮子”的尴尬局面。

    近日,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规范、可持续的中国种猪产业,推进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首届北京(国际)种猪产业发展研讨会隆重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国内外种猪产业现状与未来育种方向、种猪及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中国种猪产业崛起的时机已经来临

    我国作为养猪大国,却在最能体现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种猪资源方面长期依赖进口,多年来重引种、轻育种的局面导致我国种猪产业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种猪超过1万头,且全部为高端核心群,这几乎接近全国核心群年更换的1/4,这种长期持续大量引种为我国种猪业安全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种猪业界的足够重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博士在本届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商品化生产主流的三大瘦肉型猪种从世界各国长期持续大量进口,实际上已成为支撑国际跨国种猪育种公司源源不断进行种猪性能创新的力量源泉。

    事实证明,依托国外育种体系的育种必然产生严重依赖性,导致亦步亦趋的性能滞后,甚至永远无法超越。引种必须与育种结合,才能避免“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陈瑶生教授说,我国具有丰富的育种资源素材,国内育种界对现代育种理论的掌握与先进国家差距并不大,缺乏的是创新的育种理念和长期坚持的育种基础工作。

    近20年来,分子生物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种猪育种领域。作为世界上最早专业从事种猪改良的公司之一,PIC公司拥有优秀的种猪品种和先进的育种技术。在本届研讨会上,PIC亚太区技术总监傅衍在谈及未来世界种猪育种的发展趋势时表示,除了候选基因方法、多标记的应用之外,填充技术将成为未来世界种猪育种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如今大规模的基因组评估及选择技术已经在育种公司的生产环节得到应用。

    随着各类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组织实施,我国种猪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国家遗传评估系统及联合育种体系逐渐建立,大型育种企业不断成熟,这一系列举措为我国种猪育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未来,我国种猪育种工作者将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种猪资源和国内丰富的地方种猪资源,借鉴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通过基本成熟的国家和区域性种猪联合育种技术平台,理论联系实践,打造我国种猪产业。可以预计,我国种猪产业崛起的时机已经来临。

    优秀种猪+先进管理+良好圈舍环境

    来自加拿大种猪出口商协会的DavidJohnVandenbroek先生、法国养猪研究院的LouisCOUDRAY先生、中荷猪业联盟的JanMerks先生分别针对公猪、母猪和仔猪生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和分析。

    DavidJohnVandenbroek先生介绍了加拿大在种公猪管理和种公猪站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新的子宫内输精技术及相关冷冻设备。LouisCOUDRAY先生介绍了近25年来法国母猪窝产仔数的演变过程,其中高产母猪的窝产仔数提高了20%,特别提出在母猪饲养管理中,应充分了解母猪的营养需求,制定母猪个体饲喂技术,根据母猪生理状态的不同,调整饲料配方。JanMerks先生详细介绍了仔猪的饲喂管理及圈舍环境条件控制,分析了影响仔猪表现的因素和提高仔猪管理效率的方向。JanMerks先生认为,种猪性能对窝产仔数有重要影响,也会引起仔猪存活率和初生重量的变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优秀种猪的选择尤为重要。三位国际专家提纲挈领地讲解了公猪、母猪和仔猪的生产管理关键要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于中国的养殖户具有十分现实的参考依据。

    构建猪场安全体系,科学合理用药

    过去数年来,我国猪场疫病防控一直存在严重的误区。我国不少地区的猪场暴发严重的仔猪流行性腹泻,为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杨汉春教授基于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提出了我国猪病防控的出路,即改变观念、走出误区。杨教授特别强调,猪病防控一定要跳出任何疫病都是相同的防控策略――疫苗免疫、什么病都用疫苗、猪一发病就用药、什么药都用等怪圈。他认为,控制猪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如何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其中,健康干净的种猪群、良好的环境与饲养条件、先进的猪场管理和饲养方式、清洁的环境,保障猪场外部与内部的生物安全,同时科学合理使用疫苗是必须的。尤其要做到该用的疫苗必须用、可用或可不用的疫苗少用、不该用的疫苗不用等。此外,还要规范合理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加强猪场疫病监测与诊断,开展种猪群疫病的净化等。

    种猪进口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将促进生猪产业再平衡

    我国种猪产业要处理好进口种猪质量和数量的关系,避免高强度育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爱国教授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猪肉的比例逐渐降低。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闯预计,未来猪肉消费量的增速仍将继续放缓。而肉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亦表明,我国生猪产业也将在变化中实现再平衡。

    种猪产业的发展对于生猪产业的再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种猪产业应追求质量的提升,而非数量的增长。因此,地方猪品种的开发利用将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