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缺乏“协同创新”
编辑:猕猴桃妹妹阅读:5162018-04-15
第十三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9月21日在扬州大学举行。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政府等有关领导以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300多人出席了会议。
许多专家认为,现在,从国家到省、市的各类农业科研课题与计划很多,这体现了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研究与实施的课题、项目来看,有的是重复的、有的项目单位是只能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致使科研力量分散、科研资源浪费、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等。协同创新是解决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难题的有效路径。
众所周知,粮食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就我国来说,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正面临着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短缺、人增地少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挑战。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要实现2030年中国粮食安全,总产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0%以上,单产增加45%以上。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说:“在如此的‘压力’下,我国农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进一步引导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基础研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运用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产,实现农业高产高效。”
据了解,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国家“863”“973”等计划项目,以及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农业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已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有的开始大面积应用到农业生产。
专家们普遍认为,尽管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迅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但是,我国各地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其次,各重点课题研究的进程也是不相平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关键技术的攻关、重点科研成果的推广,影响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全面发展。
怎样解决?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说:“针对江苏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巨大压力,我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多年来,作物栽培学学科的专家们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致力于成果研发与转化的一体化推进,取得了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水稻精确化与定量化栽培、作物源库流理论等一批作物生理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