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科技新闻的困境及对策
编辑:猕猴桃妹妹阅读:5732018-04-17
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将越来越大。然而,本文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当前农业科技新闻的传播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应该引起相关各方重视的问题。 前瞻眼光 顺势而为 第一、过去的农业科技新闻,重在对具有普遍性的实用农业知识的“普及”,目标受众也相对单一。现代农业已由一家一户式的农业经济向集团化经营迈进,由此催生出多个新兴的涉农群体:农业企业经营者、农业农机服务提供者、专业合作社、生产及流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等等。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这些群体需要更专业、更具深度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第二、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更高,对内容更“挑剔”。在过去,许多农民兄弟们视科技报纸为高高在上的“师长”,对传播的信息信任度高,甚至是“照单全收”;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新农民”自身具备了更好的知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实力与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信息来源与接触面也大大不同于以往,对科技新闻也必然有所选择与取舍。 第三、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从就业人口和经济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农业似乎是在“衰退”;但从自身的广度和深度上,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订单农业”……涌现了一系列崭新的业态和产业。这些新的领域,都是科技新闻应当探索和挖掘的“蓝海”。 第四、虽然目前来看,新媒体在城市中发展更快,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早已走入农村、走向农民,其覆盖面也必将迅速拓宽,面对新媒体突如其来的挑战,传统农业科技媒体只有不断提升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着力质量、特色、创新 在农业科技报不景气的状况下,要赢得读者、占领市场并迅速走出困境,首先就必须做到科学定位。湖南是农业大省,《湖南科技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的办报方针,宣传党和国家现阶段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必须具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江泽民同志 1996 年5月27日在中国科协五大上讲话时说:“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向人们特别是各级干部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番话对科技新闻从业者无疑具有导向性。因此我们要求农业科技新闻在内容上追求可读性与有用性的统一,在形式上追求知识容量与版面呈现的统一,在深度上重视新闻策划与关注最新科技成果的统一。 坚持特色经营,是农业科技报刊复兴的必由之路。农业科技新闻首先要姓“科”,始终以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为己任。还要名“农”,农业科技新闻报刊的办报宗旨就是为农服务,新闻从业者既要关注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还须注意农业产业链上的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经营者、农机服务提供者、专业合作社、生产及流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以及农产品的消费者,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之所需。 农业科技新闻采写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粮食为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强调的是高产,高产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农民觉得实用,而进入 21 世纪之后,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农民关心的是优质品种的实用新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因此,强调科技新闻传播的应用价值和知识价值,应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做一些改进:一要注重前瞻性,加大国内外最新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二要注重实用性,为受众解疑释惑,当好生活顾问;三要注重信息性。在注重服务功能及传递知识的前提下,更要强调专家评论、市场动态、弘扬科学、政策解读、农业导向等。 全方位构建农业科技新闻研究体系 21世纪,中国已进入一个大科普时代,科技传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英国近代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知识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知识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研究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等,引进和借鉴西方传媒理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理论体系,意义非同小可。这就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科研经费上予以保障;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主动担当起农业科技新闻理论研究的重任,培养出既懂农业科学知识,又具备新闻专业理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媒体从业人员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投身于农业科技新闻理论的研究,用自己的新闻实践为其理论提供案例和佐证,同时对阶段性成果及时总结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