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煌:加快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编辑:猕猴桃妹妹阅读:6152018-04-17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玉米、小麦、大米)之首,同时也是“饲料之王”和工业原料。
作为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我国玉米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保持了产需平衡的格局,但产量年际波动较大。从未来发展看,玉米将是我国需求增长最快、也将是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品种。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本期,我们就如何提高科技水平、挖掘玉米生产潜力、加快玉米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专访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
――编者
本报记者 范学忠 杜兰萍
记者:国家高度重视玉米生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去年曾专门撰文《玉米论略》,其中提到,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您如何看待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
张世煌: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全体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玉米这种作物的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趋势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就拿2012年来说,我国玉米面积和总产量都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大约是5.24亿亩,5.89亿吨粮食总产量中,玉米有2.08亿吨,占了35%。现在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玉米都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而且单位面积的产量也超过了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
记者:既然玉米的地位这么重要,怎样才能促进玉米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呢?
张世煌:过去20多年,我国玉米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要进一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玉米生产的稳定性比较差,它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
我们维持玉米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首先是要立足于国内的生产条件实现基本自给。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还有许多其他经济作物,在种植结构调整上是比较合理的,比较有利于增加科技的投入。第二,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那种低效率向高效率发展,通过这种转变来挖掘增产潜力。要逐步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这样玉米生产的潜力还可以更多地挖掘出来。第三,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专业化种植。再就是国家继续扶持玉米的生产。
发展玉米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从技术上来说,第一,品种改良的潜力很大。我们历史上培育了很多的品种,大多是只适合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条件,而现在我们基本是机械化操作。第二,为了提高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保证玉米生产的连续稳定性,要兴修水利,解决干旱问题,增加玉米的抗灾减灾能力,并且要继续改造中低产田。第三,积极推进机械化。现在机械化耕地整地已基本普及,还有机械播种,精量点播,出苗后不用农民再去定苗、间苗,需要除草的时候喷洒除草剂,从整地到播种到植物保护全程机械化。第四,玉米收获以后加工、储存、运输过程损耗很大,大约占5%,如果能把产后的损失降低到2%,就相当于一年减少600~700万吨的损失。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政府要继续加强政策调控,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持续保障玉米稳步发展。
记者:有这么一句话,叫“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您也曾说过,“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掌握了现代农业产业竞争的主动权”。但我们知道,玉米种业市场很大一部分优质资源被“洋种子”抢占了。您认为该如何面对这些汹涌而来的国际种业巨头?
张世煌: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改革开放这个方向是对的,利大于弊。就拿玉米的洋种子来说,由于某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培育和推广了一些新的品种,实际上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同时,他们带来的一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们种业的科技进步。实际上,洋种子的进入对我们的种子企业冲击的确很大。这两年,通过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我国种子企业已经从8700家下降到6000多家。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控制着最尖端的技术,这好像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剑,对我们的粮食安全是一种挑战。因此,我们要知难而上,去迎接挑战,搞好我们的种业。
记者:作为一名玉米育种专家,您觉得中国种业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突围?
张世煌:一个是改革。改革管理体制,这个牵扯到改革科技产业体制和改革种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还有一些具体的种业法规标准修订。现在,全国人大正在立项调研修改种子法。种子法是2000年颁布的,2004年就做了一次修订,现在刚刚过去了8年多,又启动了第二次修改,这就体现了一种改革和进取的精神。同时,作为种子企业要打好产业基础。现在一些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没有很强大的研发能力。而科研单位过剩的科研能力,没有很好地跟企业进行结合。我们认为科技体制要改革,种业内部也要改革,科研和企业有对接点,这样科研单位才能够把能量释放出来。近两年,我国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很好的种子发展基地和加工中心,设备条件是一流的,可是整个管理能力还是远远跟不上。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把软件发展起来,再把我们的管理水平提上去。
记者:当前国家提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这是否意味着削弱了科研单位的地位?
张世煌:这是一个转型的问题,就是说一个科研系统要把它成熟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去。现在科研和企业是有脱节的,那么要有一条途径,把科研转移到企业去,而且把科研能力也要转移到企业去。科研单位一直是科研发展的来源,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种业发展的支撑力,今后强调育繁推一体化,强调一些大企业要建设自己的研发队伍,科研单位应该逐渐转型。如果技术不转移还是攥在国家科研单位手里,这个产业是不可能发展的。科研单位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共性技术研究,个性研究就应该转向企业。
记者:去年玉米大丰收,但是由于含水量太高,导致玉米卖难,如何改善这一难题?
张世煌:以前,在我国东北有一个“水玉米”的称呼,玉米品种追求高秆、大穗、晚熟和稀植,看着穗子很大,但是含水量太高。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粮商到农民那去收玉米,把这个穗子就收走了。但是现在,企业都要收购品质比较好的籽粒,因为只有含水量较低的干籽粒才能长期存放。所以,现在大家都欢迎那种早熟、灌浆快、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过去的“水玉米”就没有市场了。
2012年的“水玉米”是个偶然现象。因为,在秋季玉米接近成熟收获的时候,隔几天一场雨,拖拉机无法进地,一些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籽粒含水量太高,就没有办法机械收获,再加上我们很多品种是不抗倒伏的,又要改人工收获,成本大增,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不小,农民增产不增收。由于含水量较高,导致玉米销路不畅。虽然政府通过临时收储政策,以比较高的保护价收上来了,但从长远来讲,还是要进行创新,培育新品种,继续缩短生育期。这样,一方面要使农民的生产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机械化。
记者:您多次提到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的作用非常大,那您觉得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如何?
张世煌: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应该说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现在,传统农业已养活不了这十几亿人,必须搞现代农业。比方说品种,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现在都是推广良种。玉米95%以上都是杂交种,只有边远地区的少数农民还在使用老品种。以后不仅要提高产量还要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求。同时对于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我们必须要改良,尤其要符合机械化技术要求。
从技术来说,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一机两改”:“一机”是农业机械化带动技术研发,“两改”是指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改良品种是说,我们今后的品种必须适应机械化操作,这样才能解放劳动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产量。改良土壤,现在土壤还做不到可持续生产,必须要改良,一个是深松,一个是秸秆还田。今后培育的品种、研究的任何技术都要机械化。“一机两改”,这是我们的发展战略。
记者:在农业生产中,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我们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是如何应对的?
张世煌:举个例子:前年干旱严重发生,我们科技人员都在一线,而且每天在地头监测,定时给政府部门报告。因为倒伏的时候干物质还在积累,还在灌浆,我们专家连续监测20多天。到最后灌浆速度慢下来,虫害上来,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告诉政府该马上收获,这样大大减少了损失。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立6年来,对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最主要的是咨询保障作用。从农业部、各省(市、自治区)农业主管部门,到各市县的农业主管部门,还有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直到农民,我们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对农业主管部门提供咨询决策服务,也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近年来,我国玉米的单产和总产都有显著提高。作为雨养旱作作物,在气候、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下,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潜力应该还是在科技。您觉得科技发挥增产潜力的着力点在哪里?
张世煌:总结“九连增”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增产更多源于面积的扩张,单产贡献还不够,这也是我们未来着力点和发展方向。无论跟国际还是跟其他作物比,我们认为提高单产的潜力仍然很大,今后,我们会把着力点首先放在提高单产上。
提高单产既靠科技,也靠投入,还有来自政府的引导,对农民的补贴。去年,玉米平均产量接近每亩400公斤,但与美国丰收年份每亩近700公斤相比,差距还很大。
第二个生产经营上要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农民种地长期维持一家一户的手工作业状态,效率低,但如果集中起来通过土地流转或者建立合作社,建立家庭农场,提高规模效益,这样农民种粮才能赚钱。
第三个就是应对干旱。通过兴修水利,在耕作栽培、品种选育上,都要注意耐旱性。深松土壤、秸秆还田,这都有助于改善耐旱性,有些地方可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最后就是收获储藏运输要减少损失。之所以要推广更好的收获机械、加工机械、仓储设施,就是因为我们储存粮食的设施还比较落后,发展更好的仓储设施有助于减少损失。
我相信在未来的10~20年我们的玉米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通过政策扶植,农民积极性提高,以及技术发展和技术推广到位,我们玉米生产是可以立足于国内条件,满足国民经济对玉米的需求的。果能如此,我们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基本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