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
编辑:猕猴桃妹妹阅读:8012018-08-04
气候变化已成不争的事实,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无法绕过的关卡。
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影响巨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预计,到2080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影响而增加的粮食不安全人口可能会在500万~1.7亿之间,其中40%~50%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气候变化改变农业生产体系的一些基本要素,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因而给各地区农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看,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当温度升高1°C~3°C时将会增加,超过这一幅度则会降低;中高纬度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当温度升高1°C~3°C时会略有提高;低纬度地区,特别是季节性干旱和热带地区,小幅的升温(1°C~2°C)也会引起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下降。
农业具有双重角色。农业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农业各相关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面对日益增加的资源环境制约和压力,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除了寻找可持续发展道路别无捷径。因而,推动绿色经济的战略不是选项,是必然的选择。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要向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转变。
农业与绿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没有农业的深刻变革,就不可能实现向绿色经济的转型。此外,粮食和营养安全本身就是绿色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资源退化和贫困对粮食与营养安全的影响,正是绿色经济要解决的问题。
以农业促绿色经济发展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整个食品价值链的效率、抗外部干扰能力和社会公平度,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总体战略是:运用生态系统的方法加强农、林、渔业管理,使其既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对陆地、水域、海洋生态系统各类产品与服务的利用。
推动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粮农组织把能够持续性地提高生产能力,抵御(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消除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农业定义为“气候智慧型农业”。
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按生态系统统一规划,以保证同一生态系统内各区域、各部门采取的措施相互协调,且总体发展规模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加强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态的贫困人口的扶持;支持以国家为主导的行动,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行动计划,特别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计划》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方案》保持一致;运用参与式的方法设计、实施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方案与行动,充分考虑性别平等;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增进各部门合作和各方面的参与;支持跨边界合作,有效解决跨边界的气候模拟监测、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防灾减灾等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建议目前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是:知识和信息的创建与共享;体制机制的创新;可持续的水土资源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开发与推广;防灾减灾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出版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对相关政策、实践与投资作了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了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及气候智慧型农业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护性耕作、综合海岸带管理、生态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林业管理、改进的水稻耕作、农用林业、雨水积蓄利用、灌溉现代化以及加强草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