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可能是啥样子

编辑:奇异果阅读:4472016-07-19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说到:“生物技术不是我们的敌人,饥饿才是人类最大的威胁。”

  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预计将达90亿,人口过多与粮食不足间的矛盾将变得更加尖锐。另外,随着富裕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人类将消费更多的高蛋白食品,农业面临的压力将变得更大。

  不过,人类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

  生物技术引发新的农业革命,无菌生物反应器可以大量生产各种必需食品;

  农业将发生蓝色革命,海洋将给人类贡献更多的食物;

  百年后人类将利用纳米技术任意复制自己喜爱的食品……

  在宽敞明亮的工厂里,工人穿着洁白的大褂,享受着舒适的空调,站在无菌生物反应器面前,轻轻按一下电钮,味道鲜美的橘子汁和其他食品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人们这时肯定非常惬意。

  当耕地不足以养活人类的时候,人类可以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太空。利用星际物质、太空站及其他星体上的资源也可以生产出各种食品。此时,又有谁能够想到,将来人类甚至可以利用纳米技术来复制食品。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已使这些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一切正是未来农业献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地球的负担越来越沉重

  未来全球人口的增加将给食品供应带来空前巨大的压力。据人口学家估计,虽然发达国家未来将实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生命科学的发展大大延长人们寿命,因此,全球人口仍将持续快速增长,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人类将消费更多的高蛋白食品,而生产高蛋白食品需要大量的谷物,如生产1加仑牛奶需要2.8磅谷物,1磅牛肉需要8-20磅谷物。这种变化对未来的经济、环境和人类健康等将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有专家推断,如果全球人口增加一倍,同时富裕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土地产粮量势必要大大提高,土地的负担变得非常沉重。

  耕地和水资源仍然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将是人类重点保护的对象。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政府制定未来几十年政策时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有人甚至预言,在不远的将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围绕水资源展开激烈的战争。因此,各国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人们从事节水方面的技术创新,研究培育更多的耐旱作物,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城市的不断扩张侵占了大量的可耕地,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如建立农业保护区、政府对城市规划进行统筹安排或者通过购买建筑用地的方式降低过分密集的土地开发活动。尽管如此,未来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仍将不断减少。

  生物技术引发农业革命

  面对与日俱增的食品供应压力,传统农业的有限产出势必使人类走进一种尴尬的境地。人类会坐以待毙吗?科学家的回答是:“不!”未来生物技术将拯救农业,它将把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美味十足的食品奉献给人类。

  始于上世纪40年代的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变了亿万人的生存状态。美国前农业部长布洛克曾断言,生物技术可使发展中国家农产品产量提高 25%。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绿色革命,其影响将远远超出上一次。它将使人类有能力控制包括动物和植物在内的各种生命形式,农业生产率得到更大提高,食品产量足以满足全球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在生物技术主导农业之前,农业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

  早期农业生物技术阶段的重点是依靠农艺学提高农作物的潜力,如培育能够抗杂草、抵抗各种病原体和食肉动物侵害的农作物;第二个阶段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如延长农产品的储藏寿命、改善农产品的味道和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甜度等;第三个阶段为转基因食品,它将占主导地位。

  目前,生物技术已经使曾经相互分离的两个部门———农业和药品制造业融合在一起,食品生产者(包括农民和消费品生产商)、医药厂家、自然疗法食品生产商将成为该领域的主角,为某些主要农作物增加一些特殊属性。发达国家将可以获得“营养科学食品”,提供人们所期望的更高的营养价值,贫穷国家则重点生产 “医药食品”,提供各种疫苗,以及能够延年益寿的其他药物和营养成分。

  选择性育种、杂交、转基因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基因工程将一年生植物培育成多年生植物,可大大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降低种植成本,人们可以重点培育和种植产量更高的其他农作物;生物技术使柑橘属果树发育成熟的周期从6年缩短为1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种植合成柑橘属果树使传统果园歇业,在实验室的罐子里就可批量生产柑橘,从而节约大量土地;无菌生物反应器也可以直接大量合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食物如橘子汁等,省去了加工环节。

  毫无疑问,生物技术革命将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有人乐观主义地估计,某些转基因农作物的产量将比其所替代的天然农作物高出数万倍,不但可以节约大量耕地,更可以解放劳动力。预计2020年将成为基因工程农作物发展转折年。到那时,转基因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将超过天然农作物的耕种面积,有专家甚至预言,到本世纪末全球种植的农作物将全部是转基因农作物。3000年前(最早在2300年)生物技术将使全球的食品供应呈现巨大富足,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确保自身健康的任何食物,政府也无须向食品生产者提供特殊的奖励、补贴和财政资助。

  目前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足够的认可,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大障碍。2030年之前,转基因食品不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但各国政府采取的鼓励政策将有助于加快这一进程。也许,将来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会迫使人类认真考虑并逐渐接受转基因食品。

  农业将走综合经营之路

  将来会有多少人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回答是肯定的:未来直接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数将大大减少。但是,从农业综合经营产业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其他下游产业的从业人数将非常庞大。

  农业综合经营产业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农产品相关的产品生产与制造行业,如渔业、林业、纤维制品制造、食品生产与加工、批发和零售、纺织、家电制造等。此外,与日用消费品相关的其他行业也包含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产业群内,如银器、烹饪器皿、化肥及其他农用化工产品、家具、用天然纤维制作的地毯、室内装饰品、酿酒、烟草产品、烹饪用的水资源和能源、垃圾回收和再循环等活动。

  在美国,农业综合经营产业创造的年产值大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35%。美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的比例已从殖民时代的90%下降到目前的 2-3%,尽管如此,美国农业产出仍远远超出国内需求。1999年美国农产品总量的20%销往国外。2001年,美国农业产品出口总额为550亿美元。其大部分农产品都出口国外市场,玉米和大豆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0%。预计2010年,美国直接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数仅占全国劳动力的1%,而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的50-60%将销往国外。

  直接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不断减少,但农业综合经营产业的从业人数却持续上升。

  1960年,全美直接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数为6300万,远远超过全部下游产业从业人数的总和。随着食品与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1980年,食品零售业的从业人数首次超过了食品制造业。同期,食品服务业(包括休闲、招待、娱乐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数为450万人,超过了食品制造业和零售业从业人数的总和(380万人)。

  这种趋势在2001年表现得更加明显,有810万人从事餐饮业,180万人直接从事农业活动,150万人从事食品制造,300万人从事杂货店零售和批发。

  据说,到2015年休闲业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行业,届时,美国人将有一半的时间来直接或间接从事这类活动。

  有资料显示,2000年美国人用于家中的食品消费支出仅为其全部食品支出的一半,这一比例今后将继续减少。在每个人所必需的经济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政府的国内食品援助计划将仍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具有高附加值的食品服务业的发展,政府食品政策的重点将不是控制食品价格,而是更多地关注食品安全政策。例如制定和食品标识相关的法规,很可能成为社会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随着材料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食品工业的面貌还将发生重大改变。2100—2300年,未来的“超级材料科学时代”可以合成能够满足某些特殊人群需求的食品,自动操纵纳米技术能够按人们的需求装配各种食品或复制食品,种植将永远成为过去。

  到2500—3000年的“新太空时代”,农业综合经营产业将有可能利用星际物质、运行的空间站以及其他星体上的各种资源,来制造人类各种必需品。持续的太阳辐射、农作物成熟周期的缩短和重复收获等将大大提高农作物的潜在产量。

  农业将发生蓝色革命

  除了陆地之外,海洋将是人类未来的另一个巨大“粮仓”。

  未来农业将发生蓝色革命。海洋种植和养殖将给人类贡献更多的食物,蓝色革命将使许多土地得到解放。

  目前,养殖渔业的产量占美国鱼类产量的20%。有专家预测,2020年,海产养殖的规模将超过开放水域商业性渔业的规模。此外,生物技术极有希望改变世界上某些鱼类枯竭的境况。近来克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使研究人员能够在生物反应器中复制鱼肉。

  未来的农业贡献更大

  当神奇的农业及其产品在其他众多领域中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过于惊诧,人类所需要做的只是尽情地享受。

  转基因玉米、小麦和树干等都可以用来生产塑料。通过细菌发酵的方法,玉米秆产生的乳酸可以制作生物可降解塑料;农业生物技术也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如甘蔗和玉米等农作物可以用作生产内燃机燃料的原材料。

  药物制造也将成为农产品重要的应用领域:动物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与人类相匹配的器官,用于器官异体移植;一些转基因动物能够成为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化工产品、药物、食品和各种能量等等。

  生物基因工程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使培育出的各种农作物具有不同特性,如可在恶劣环境下正常生长、抗干旱、抗酷热、抗霜冻、抗除草剂、抗病毒,抗虫害、抗紫外线辐射等,这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应对全球未来的食品供应压力,人类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